江西抗戰(zhàn)老兵黃富龍
瀏覽:1,523 次 2016-08-18 17:09:54
28 黃富龍,男,1921年12月8日生 入伍時間:1944年 入伍地點:臨江 部隊番號:國民黨第三突擊隊十四營第一連第一排 從長官:溪文華 部隊職務:排長 1944年6月當兵,當兵時名叫黃火珠,當時是收壯丁去的,在臨江集合,有200多人,后步行至新余已有3個連的人了,包括其他地方的兵,在新余住了一個月左右,第三突擊隊在新余挑了160人,我也在其中,當時軍醫(yī)好嚴格檢查士兵的肛門,摸下身,量身高等,我檢查通過。后來我們160人跟從突擊隊步行到8月福建蒲城,【每天只能走40里路】編入第三突擊隊第14營第一連第一排,我是步兵使用七九式步槍,軍裝一身黃,包括內(nèi)衣內(nèi)褲軍鞋軍帽等。每年發(fā)四套軍服,春秋季長衣長褲,夏季短衣短褲,冬季棉衣棉褲棉帽,軍鞋兩雙,棉被一床。軍餉12塊錢一個月【在新余沒有軍餉】。我們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時,8點出操排列,瞄準射擊打靶,拼刺刀,跳木馬,單桿雙杠等,10點收隊,下午2點訓練4點收隊,每天訓練4小時,主要是三操兩講,由于天天訓練軍鞋只有兩雙不夠穿,磨破了只能自己編織草鞋穿好苦。1945年2月起實彈演習,二連在山頭守陣地,我們一連攻山頭,當沖鋒號響起我們一連就彎著腰【不能直立】沖上去不打槍,而二連打槍只不過往高空打,下次我們一連守山頭,二連攻山頭,我營有三個連如此反復實彈演習了三次。指導員【江西贛州人】還給我們上課,從而得知9.18事變,七七事變等。 1945年5月我營十四營從福建蒲城步行走小路山路到浙江蘭溪作戰(zhàn),途經(jīng)江西廣豐浙江江山,龍游等地大概走了四五天就到了。二連三連是預備隊沒參加作戰(zhàn),當時我們使用的是七九式步槍,日軍使用三八式步槍。本月我連在蘭溪紅山頭陣地同日軍作戰(zhàn)中我被日軍炮彈炸到腹部,炸成重傷,安微籍一人當場陣亡,福建籍一人受傷,后轉(zhuǎn)至蘭溪游浦后勤醫(yī)院搶救,住院三個月才康復。 1945年8月10日回到蘭溪原連隊駐地,15日下午5點左右連隊收到日本兵送來的文件,由于連隊沒人懂日文就派了一個勤務兵到營部,得知是投降書,營部叫我連16日上午8時去受降日軍,并護送他們到蘭溪公路。16日上午8時我們來到日軍駐地紅山頭碉堡,一進碉堡全體日軍就向我們敬禮,連長溪文華【上海黃埔軍校畢業(yè)】叫了一聲立定全連也敬了一個禮,只看見碉堡上席放滿了槍支彈藥軍刀等,隨后日軍做手語指著槍支彈藥等全部在這里,受降完畢日軍不帶任何武器,我連隨即護送日軍到蘭溪公路,上午9點左右,我連護送日軍在經(jīng)過蘭溪街時蘭溪百姓到處放鞭炮,慶祝抗戰(zhàn)勝利,把日軍送到蘭溪公路,然后回到原日軍碉堡。 在碉堡里呆了三天,然后我連從蘭溪坐火車到金華,在金華原日軍碉堡住了三天,碉堡在金華街邊不遠,最后我連又從金華坐火車到南京,南京是江南投降日軍的匯合地,把他們在安排在南京山隍廟周邊,對面就是紫金山。我連一直住在南京火車站火車上,日軍沒糧食吃就向我連領取。9月3日左右日軍離開南京時我連在火車上鋪了一層稻草,然后日軍才坐火車走的,他們走時國民政府給日軍每人發(fā)了7斤口糧,做為回國口糧,這次發(fā)糧也是我們連隊發(fā)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