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:1,551 次
2016-08-19 15:04:18

張儒珍,男,1928年12月3日生
入伍時間:1941年
部隊番號:國軍66軍199師595團1營2連
從長官 ?軍長:宋瑞科;
營長:邱愛美;連長:張烈
部隊職務(wù):士兵
1941年被抓壯丁入伍,參加國軍66軍199師595團1營2連,軍長宋瑞科,營長邱愛美,連長張烈。
參加多次對日戰(zhàn)斗:1941年參加長沙會戰(zhàn),誘敵于兩山之間,殲日偽軍無數(shù),血流成河;1943年在松滋牛長嶺母豬峽打日軍伏擊,右臂負傷,致殘。還參加常德城外和澧縣對日小型戰(zhàn)斗。
1945年日本投降時,在武漢接受日本投降。1949年解放回鄉(xiāng)務(wù)農(nóng)至今。
爺爺身體尚好,有2女1子,兒子外出打工,平時一個人住。每年有農(nóng)村老年補貼600元。
2015年1月18日,我們再次對張儒珍爺爺進行回訪。重新整理資料如下:
出生于1928年12月初三,哥哥在家上有老,下有小,13歲頂替哥哥去當壯丁。從湖北松滋官橋抓到師管區(qū),沒待幾天,接兵到部隊66軍199師595團1營2連,軍長宋瑞柯,營長邱林,湖南人,連長張烈,其他長官不記得了。駐扎在長沙,經(jīng)湖南澧縣、再到湖北,在文公山和宜昌母豬峽打過2次大戰(zhàn)。
我剛出去時,年紀小學(xué)當號兵1-2年,后來一直當連部的通訊員,給連長背槍,短槍,快慢機,一拉,上5發(fā)子彈,裝子彈的匣子一按,從上面追進去。小槍打不遠。有什么事要報到營部時,我就把寫字的紙疊好,從連部送信到營部,走著去的。知道的武器,當時有重機關(guān)槍和輕機關(guān)槍,重機關(guān)槍有2個腳架,1個槍身,腳架往地上一頓,槍身插上去。每臺機槍5個人,2個挑子彈,2個負責(zé)抬腳架,1個背機身。打戰(zhàn)時,1個打,1個在旁邊把裝子彈的袋子抬起來,1袋打完了換袋子。
母豬峽一戰(zhàn),把鬼子兜進去打包圍,峽口全部死的日本鬼子。部隊從長沙慢慢退到湖北,路上沒打戰(zhàn),到宜昌母豬峽,打的空城計,也是兜進去打,沿岳麓山,逼著打,死人太多,血流成河,碼成堆,部隊才能過去。子彈從我的鎖骨前后穿過,右手這條筋被打斷。
日本往南方撤退,我們跟著到常德,日本投降時,我在武漢街上繳日本鬼子的槍,他們見國名黨的旗幟就投降,把投降的鬼子送到營房,老百姓天天來打他們,后來部隊派人去站哨,不讓打。每個俘虜每天25兩米,大家都仇恨他們,米發(fā)到下面被扣,1個月,就把他們餓成皮包骨。1個月和平談判條款談好,用火車把他們送回去的。日本投降后,我去當班長管伙食。
部隊伙食1天25兩米,16兩1斤,部隊在哪里就在那里買菜,1個班16個人2蠱子(比鍋小,類似于現(xiàn)在的蒸鍋)菜,原來穿得差些,黃色軍衣,后來日本投降后穿得好些,人字呢的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