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:1,246 次
2016-08-22 16:17:08

蘇丕逢,男,1920年8月生
入伍時間:1939年
入伍地點:湖北松滋
部隊番號:第六軍
我們兄弟四人,我是老二,大哥蘇丕思,老三蘇丕義,老幺蘇丕禮。我原籍松滋縣楊林市蘇家坪,第十五保保長叫蘇先知,我是被是六軍一個軍部副官處書記把我?guī)С鰜懋敱?,他叫張知海,他在蘇家坪老屋場駐防,要我給他當勤務兵,出去的時候經(jīng)過官橋(湖南湖北邊界)開到湖南澧縣過了一夜又經(jīng)過臨澧到益陽,在臨澧縣換了軍裝,發(fā)的灰布軍裝,是棉衣,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國徽,沒發(fā)鞋子,在蘆口上火車開往廣西柳州半個多月都是在在部隊打水掃地,吃飯時當官的吃了我們才吃,勤務兵有二十幾人,軍部有四個處,分為軍需處,軍械處,參謀處和副官處,我是在副官處,處長姓李還是將字號,我服待三四個人,其中就有張知海,他是湖北黃陂孝感一帶的人,小地名叫石灰窯。我們副官處是專門搞辦公的,兩個勤務兵兩個文書。我們晚上是有口令的,怕漢奸混進來。軍部有保衛(wèi)排,我們后來住到了鄉(xiāng)下在特務連經(jīng)常見到軍長,一個黑大漢不知道是廣西人還是廣東人,十幾個帶短槍的跟著他。1939年我們在廣西南寧市境內(nèi),軍部設在濱陽縣天馬圩這個地方,軍長叫甘雨初,整個軍部二百多人,我沒發(fā)過武器,打的好漢陽棒,伙食沒有標,吃的米是碾過的好米,吃飽為止,小菜為主,當時我們正與日軍交戰(zhàn),軍部常期轉特地點,但離戰(zhàn)場不超過十里路,打槍的聲音都聽得見,一般在村莊,我們下面設有93師,第5師,預備2師,師部與軍部分開,師部設的前線上,93師打仗最行,是堅強部隊,1939年冬我們在廣西昆倉山和日本鬼子開戰(zhàn),戰(zhàn)斗十分激烈,打了一個月,我們在三莊嶺這個山里打,戰(zhàn)斗打輸了。后來部隊去云南,張知海介紹我到貴州省政府聯(lián)合視察室搞后勤服務,1945年我不相信日本投降了,聽說是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才投降的。日本投降后我到湖南湘潭交接日本兵的車輛,是國民黨后勤部隊,那個地方叫敵偽汽車修理廠有一百多輛車,六輪子的車裝四頓半的,一個地名叫一樹河,后來又去貴州花溪防空學校學開車,48年回來我就沒有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