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戰(zhàn)老兵趙圣良
瀏覽:2,406 次 2017-09-04 13:16:22
3 趙圣良,男 ,1924年6月28日生, 河南 駐馬店市 遂平縣人,曾隸屬35軍101師301團3營8連2排5班 。 十七歲在村莊旁給人打工,家有弟兄四個我是老二,被抓兵,當時兩個人拴在一起,步行到洛陽然后坐火車到潼關(guān),當時潼關(guān)的車和車皮被日軍河北的大炮打壞,進山洞,從西安到平?jīng)龅綄幭氖熳?,兩天也看不到一個村莊,都是荒草沙漠,有人又冷又病扔在一邊兒,凍死了,硬硬的,我們是一個暫編團。過年前年根兒,分到了后套白龍廟,白龍廟是前防,后防是拉薩廟,部隊是35軍101師301團3營8連2排5班,班長叫蔡萬貴,甘肅人;排長西安人,連長張德生,營長姓徐,團長魏景榮,師長郭金棟。使用的是捷克式步槍,每人兩顆手榴彈,白夜不停輪班看守烏布朗山口,口前有一條大河。之前后套被日軍占了,我們部隊退到寧夏,因為那是馬鴻逵的地方,傷兵的待遇和我們的待遇都不好,傅長官一生氣,反攻占了三個縣,后來又占了另外一個縣的半個縣吧,扒開黃河口子,從那里開始進攻,日軍的武器好,我們一連七個班,剩下了六個人,日軍只是小規(guī)模干擾,沒有大的進攻。后來在三壩東南五六里地的機場,我們一個營看守飛機場,三壩相當于省會,那是吃兩頓飯,發(fā)了兩件衣,10月發(fā)冬衣,5月交了冬衣發(fā)單衣,冬衣都是羊皮的。大早晨起來,不許摸臉,因為怕把鼻子的皮弄掉。 后來在北京和平起義,去塘沽龍莊車站學(xué)習(xí)三個月,想回家不想干了,八路的隊長看了地圖說你還得等一段時間,因為漯河還沒有解放,又過了半年,聽說漯河全境解放了,我就回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