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:8,098 次
2024-05-04 17:50:58
2024年4月20日至21日,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第一期“公益真探”活動落地江西南昌,7位慕名而來的“公益真探”與南昌守望公益服務中心的志愿者伙伴一起,實地開展公益項目探訪活動。
本次公益真探線下探訪活動,一共探訪2位烈士英雄母親,4位抗戰(zhàn)老英雄。
公益活動的第一站,我們來到了江西省宜春地區(qū)高安市石腦鎮(zhèn)菜田村,探望熊星輝烈士母親熊奶奶。
熊星輝烈士,1954年12月的寒冬中誕生,1975年1月,他帶著滿腔熱血投身軍旅。據(jù)熊奶奶回憶,她的兒子在軍中表現(xiàn)卓越,訓練中總是充滿活力,更因其出色的表現(xiàn)被任命為班長。然而,1979年2月17日,在自衛(wèi)還擊戰(zhàn)的激烈戰(zhàn)斗中,熊星輝烈士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,年僅25歲。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。
噩耗傳來,熊奶奶一度無法承受失去至親的悲痛,直至今日,那份痛失愛子的心情依舊難以平復。但值得欣慰的是,熊奶奶目前身體依然健康,能夠自理簡單的日常生活。
真探們首次拜訪英雄母親,內(nèi)心不免涌現(xiàn)出一絲羞澀與敬意,舉止顯得分外謙恭有禮。熊奶奶坐在她的躺椅上,和藹地邀請大家圍坐在一起,如同家人般聊起家常。大家也細致地向熊奶奶展示帶來的慰問物資,每一樣物品都承載著他們對英雄家庭的深切關(guān)懷與敬意。
陪伴烈士父母,陪老人吃一頓飯,這是真探們的“隱藏任務”。在高安市志愿者聯(lián)合會及志愿者伙伴的高效率組織下,一頓美味佳肴呈現(xiàn)在奶奶的眼前。
當我們問到奶奶有什么心愿時,她渴望地告訴我們:想再去一趟廣西,再去兒子的墓碑前,見孩子一面。今年奶奶已經(jīng)97歲了,但去看孩子一面的想法在奶奶心中愈發(fā)強烈。
龍奶奶的兒子何武根烈士于1977年1月入伍,1979年3月壯烈犧牲,年僅23歲,目前安葬在廣西龍州縣烈士陵園。龍奶奶今年已86歲高壽,身體無大礙,能夠簡單地自理生活。在2023年,志愿者走訪龍奶奶家中,留意到她的飯菜簡單放于柜內(nèi),隨即倡議基金會為奶奶增添生活家電以及打造一個洗手盆。
當嶄新的家電逐一送入到家中,龍奶奶非常感動和感謝,未曾想到會得到如此多的社會愛心關(guān)注。當?shù)弥嫣絺儚娜珖嗟剡h道而來到家中探望她,奶奶笑容如花綻放,滿心歡喜。
第二站,我們來到高安市大城鎮(zhèn)鼓樓村探望舒訓能爺爺。舒爺爺1921年出生,現(xiàn)已103歲。17歲就入伍,編入第49軍第26師第76團第3營第9連第3排第9班。
舒爺爺看到熟悉的藍馬甲,皺紋間洋溢起溫馨的笑容。真探們對爺爺?shù)膹能娊?jīng)歷充滿好奇,爺爺興致勃勃地跟真探們分享,即便方言難懂,但在“翻譯官”志愿者的幫助下,大家都深切的體會到了戰(zhàn)爭的悲壯及英雄們舍身衛(wèi)國的偉大情懷。
隨著志愿者的腳步,公益真探們來到南昌市區(qū)某養(yǎng)老院,探望耄耋老人——陳震卿爺爺。陳爺爺于去年12月不幸摔倒后只能長期臥床,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鑠,思維敏捷,邏輯清晰。
陳老的青春歲月是在海軍中度過的,16歲的他初中畢業(yè)后即投身海軍新兵第2大隊,經(jīng)過三年嚴格訓練后駐守在浙江永嘉縣的擔水山。在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,他們無畏地穿梭在敵艦頻繁出沒的水域中布設(shè)水雷,承擔著極度危險的使命。
來自江西財經(jīng)大學的歐陽老師與陳爺爺親切交談,希望陳爺爺能夠給予后輩寄語,陳爺爺躺在床上,但依舊精神地說道:“希望我們的年輕人能夠主動有擔當,努力建設(shè)好我們的國家,做一名有抱負的青少年!”爺爺短短的一句話,深深地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人。
談及那段殘酷的歲月,爺爺不經(jīng)落淚。當被問到是否還記得自己曾經(jīng)所在船的名字“咸寧號巡洋艦”時,爺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:“我記得,這是我一生的經(jīng)歷。”
在細雨中,我們從市區(qū)驅(qū)車近一小時,來到新建縣流湖鎮(zhèn)探望宋近郘爺爺。宋爺爺1927年出生,今年已97歲高壽。
他曾目睹了日軍的殘忍暴行,在17歲時報名參軍,加入當?shù)氐谋Pl(wèi)團。在交談中宋爺爺分享了他當年的英勇事跡。由于他身材瘦小且靈活敏捷,他曾多次巧妙地潛伏到日軍的碉堡附近剪斷通信電線。我們聽得津津有味,對爺爺?shù)挠⒂率论E充滿了敬意。
公益真探的最后一站,我們來到長均鄉(xiāng),探訪謝佐財爺爺。謝爺爺1942年9月從軍,編入江西保安第11團3營11連4班。當時他的主要任務是押運糧食,從崇仁、樂安接糧到撫州白路鄉(xiāng)。
謝爺爺回憶道,當年運糧的旅程漫長而艱辛,每次行程都需耗時一個多月。運輸工具是傳統(tǒng)的烏蓬船,也稱為麻雀船,工具有限,行程艱難。退役后他回鄉(xiāng)務農(nóng)。
2016年志愿者尋訪到后,通過社會的力量,在社會愛心組織的幫助下為爺爺修建了一間40平米左右,包括廚房、洗手間的房屋,極大地改善了爺爺?shù)纳顥l件。前兩年老伴去世,一人生活不便,社會愛心組織便為爺爺雇請了陪護人員,照顧日常起居,確保爺爺能夠安享晚年。
伴隨著與謝爺爺?shù)穆暵暩鎰e,本次“公益真探線下探訪活動”也正圓滿落下帷幕。
對于第一次參加公益活動的真探們而言,這是一次難忘的體驗。在活動結(jié)束之后,大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觸,向小編分享了他們參與此次活動的所感所想。
短短三天,卻是我生命中最美的回憶,時間很短,感觸頗深??粗F(xiàn)已耄耋的老兵們,他們佝僂的背影雖然不再高大,但在我心卻顯得如此偉岸。他們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,作為普通百姓,毅然挺身而出抗擊外敵,僅此一舉,人生足矣。他們無畏死亡,只怕被歷史所遺忘。
珍視抗戰(zhàn)老兵,如同珍視歷史一樣。讓我們深刻地銘記歷史,傳承抗戰(zhàn)精神,讓他們故事能永遠流傳下去。
在活動中,我有幸面見了兩位烈士的母親和一位百歲抗戰(zhàn)老兵。他們的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,眼中閃爍著對過往的追憶。聽著他們講述那些艱苦歲月,我被深深觸動。這些故事不僅僅是歷史,它們是鮮活的生命,是無數(shù)個家庭曾經(jīng)的歡笑與淚水。
盡管他的聲音已經(jīng)不再洪亮,但他講述的故事卻清晰而有力。他談到了戰(zhàn)爭的殘酷,同伴的犧牲,以及和平的可貴。他說,他們那一代人經(jīng)歷了太多的磨難,但他們從未后悔,因為他們相信,自己的犧牲能夠換來后代的安寧。這次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探望,它是一次心靈的洗禮,是一次對歷史的深刻思考。
它讓我意識到,作為后來者,我們有責任去銘記歷史,傳承老一輩英雄的精神。我們不能讓歷史的教訓隨風而逝,我們要將這份記憶轉(zhuǎn)化為力量,激勵我們?yōu)楦篮玫奈磥矶Α?/section>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曾是海軍的老兵。盡管他的身體已不如以往,今年年初還摔了一跤,但他在談起過去的戰(zhàn)斗時,精神煥發(fā),仿佛重返那火熱的戰(zhàn)場。他的熱情和對明年抗戰(zhàn)勝利 80 周年活動的期待,讓我感受到了老一輩英雄對國家清澈的愛。
兩天緊湊的行程,讓我體會到了無私奉獻的真諦?;饡?、捐助者和志愿者不斷地給予他們關(guān)懷和幫助。這種無私精神和持續(xù)的關(guān)愛,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和時間,更需要一顆赤誠的心。
這次活動增進了我對國家歷史的了解,同時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跨越時代的愛國情懷。這份經(jīng)歷將會成為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記憶,激勵我在未來的日子里,用實際行動傳承這份精神和愛國情感。
最后,感謝南昌守望公益服務中心、高安市志愿者聯(lián)合會對本次公益探訪活動的大力支持;感謝來自重慶的王女士,朱女士;來自浙江溫州的曾先生;來自四川成都的張先生以及來自江西財經(jīng)大學的歐陽老師以及兩位同學,在百忙之中參加公益真探活動。